一体化压铸技术——未来汽车制造的趋势
一、环保政策推动汽车轻量化需求激增
随着我国实施“碳达峰,碳中和”战略,汽车行业面临着日益严格的油耗及排放标准。据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.0》预测,到2035年,传统能源乘用车油耗需降至4.0L/km,乘用车(含新能源)油耗需降至2.0L/km,货车及客车油耗需较2019年分别下降至少15%及20%。而汽车整备质量的减少是降低油耗的有效途径之一,因此,轻量化已成为汽车行业的迫切需求。
二、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加速轻量化技术的应用
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与其车身重量密切相关。数据显示,纯电动车每减重10%,平均续航里程可提升5%-8%;插电式车型每减重10%,平均续航里程可提升10%-11%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,轻量化技术将成为提升车辆性能的关键。
三、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日趋广泛
铝合金以其轻质、高强度、耐腐蚀、可塑性强等特点,在汽车轻量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目前,铝合金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转向节、控制臂、副车架等多个零部件。随着轻量化技术的深入发展,预计铝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,单车铝合金用量将持续增加。
四、铝合金的应用范围已扩展至车身结构件
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铝合金的应用范围已从简单的壳体扩展到结构更复杂、力学性能要求更高的底盘结构件,甚至部分车型采用了全铝车身设计。这充分展示了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巨大潜力。
五、一体化压铸技术提升全铝车身性价比
一体化压铸技术通过重新设计多个独立零件,并使用超大型压铸机一次压铸成型,实现原有功能。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,还降低了制造成本。以奥迪D5车身为例,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全铝车身在成本上与传统钢铝混合车身相当,但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性能。
六、一体化压铸技术面临的技术壁垒
尽管一体化压铸技术具有诸多优势,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技术壁垒。这包括材料选择、设备要求、工艺经验和模具制造等方面的挑战。因此,在推广和应用一体化压铸技术时,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,并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。
七、一体化压铸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
随着汽车轻量化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,一体化压铸技术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。据预测,国内一体化压铸的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快速增长,达到数十甚至上百亿元的规模。这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。